近日,学校发布了《关于培育建设2025年青岛科技大学AI核心课的通知》,中德工程学院申报的《德语1》和《C语言程序设计》两门课程全部被列入学校AI核心课建设培育项目。
学校开展AI核心课程建设,旨在顺应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满足国家对人工智能领域人才需求,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字素养、创新思维和智能时代终身学习能力。
《德语1》课程由德语教学中心副主任孙静牵头建设。计划灵活运用AI 技术丰富教学手段,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AI 在中德文化交流、产业合作中的作用;借助AI 生成的虚拟场景,让学生“置身”德国,直观感受当地文化氛围;利用AI 语音助手辅助德语发音练习,提升语言学习效果;组织学生开展AI 主题的调研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德国文化的同时,紧跟科技发展潮流。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由基础教学中心教师张喜英牵头建设。计划在课程内容设计上,用"理论-实验-项目"教学,配套AI代码分析工具,实时检测程序性能;使用C语言实现轻量化CNN/RNN算法,构建跨学科应用场景,结合C语言特性,解析神经网络量化等AI底层原理。强化培养学生工程思维,掌握"底层开发+跨学科融合"能力。
学院将加强对两门AI辅助课程的培育建设管理与督导,督促课程组加快课程开发和建设,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跨学科领域中的应用场景、最新技术等,科学设计优化课程内容,聚集人工智能与课程知识的交叉融合,引导学生从跨学科视角认识、理解、思考人工智能,在面临复杂问题时能够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寻找和设计解决方案,提升学生数字技能素养。
此次两个AI核心课建设培育项目的获批,是学院以实际行动落实《青岛科技大学数智赋能本科教育教学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充分体现。学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内容重构,创新课程教学模式,主动呼应数智化教育命题和战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撰稿:周兆玲;审核:王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