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Deutsch 学校主页 联系我们 领导信箱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转发关于遴选修读“AI+新青年全球胜任力培养”微专业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3-12 发布人:教研办  点击:[]

各学院(校区):

依托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计划”(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面向国内高校学生开展的新时代青年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计划),学校设立“AI+新青年全球胜任力培养”微专业,现面向全校本科生遴选修读,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关于“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计划”

该计划以国家新时代人才发展战略为指导,着眼国家未来发展人才需求,通过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与高校合作开展,探索加快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该计划由针对性的系列课程和实践活动组成,旨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提升学习者的国际竞争力和在国际组织、大型国企、跨国公司、涉外机构、大众传媒以及政府部门相关岗位的任职和工作能力。

二、基本情况

“AI+新青年全球胜任力培养”微专业通过“新青年全球胜任力培养计划班”(简称“新青年班”)形式组织开展,由学院遴选推荐优秀在校本科生修读,原则上开班人数为60人。“新青年班”以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培养理念,通过结构化、系统化的名师课程、名家讲座及境内外实践活动,激发青年学生面向全球、面向未来,自觉提升自我综合素养的意识和热情,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发展竞争优势和胜任力。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信仰坚定,具有国际视野与中国情怀,通晓国际规则、出色的跨文化沟通和国际交往能力,掌握国际组织基础知识以及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和方法分析国际事务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的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国际组织后备人才。

(二)培养周期

修读年限为1年,即2025年春季学期与2025年秋季学期

(三)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与实践”的“999+”培养方式,具体包含12门核心课程、1门实务课程、9场以上结合课程主题的线上线下融合式系列讲座,以及与课程教学有机衔接的9项以上的国内外实践活动。“课程”由“当代中国”“国际理解”“跨文化沟通”和“前沿与交叉”四个模块构成,课程与讲座总量为234+学时。其中,四个模块的12门核心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1门实务课程,学生必须选择;“实践”包含国内外调研考察、深度参访、研修研学、实习实训等9项系列活动。人才培养具体内容详见附件1。

(四)授课方式

采用线上课堂与线下工作坊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五)考核与证书

1.考核。课程考核方式主要是学生选读课程的修读课时、作业完成情况、参与讨论情况、论文撰写情况和参与实践活动情况的综合评比分数,总评60分及以上即为合格。

2.证书。学生至少需要在一年内在四个模块中分别选择2门课程且完成一门实务课程(对应核心课程)的学习方可获得“新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计划”结业证书,同时可获得青岛科技大学“AI+新青年全球胜任力培养”微专业修读合格证书。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另可获得与有关活动国内外合作机构联合颁发的相关证书(自愿项目,费用自理)

(六)费用说明

该微专业项目为免费项目,不收取学费。

三、遴选要求

面向学校全日制在读本科(不含应届毕业生)招募,要求思想品德优良,认同该项目培养理念,专业成绩良好,外语水平良好,有提升自我能力意愿,就读专业不限。若获得修读资格,能够保证按照学业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由学院遴选,限额推荐,学院具体名额见附件2。

四、报名方式

中德工程学院报名学生需填写《申请表》(附件3),于3月14日12:00前将纸质与电子稿报送到教学科研办公室(J411)。

联系人:张晓石        联系电话:83155761


上一条:中德工程学院关于开展“教坛启航”培训活动的通知 下一条:关于开展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劳动实践课程线上教学的通知